再生稻收割现场。
眼下,湘乡市头季再生稻陆续成熟,迎来头茬收割期,各地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泉塘镇花西村的农田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稻穗如浪,迎风而来,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谷的香气。2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沉甸甸的稻穗被整齐地割下。切割、脱粒,装满谷粒的收割机驶向田埂边,稻谷如金色瀑布般倾泻而下,装入运输车辆。“我今年种了400亩再生稻,每亩预计能收稻谷1200斤,收益还不错。”种粮大户李金伟说。
金色稻谷颗粒归仓。
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的稻茬继续发苗长穗”的种植模式。头季稻收割之后,留下一定高度的原稻桩,进行管理,让其继续生长,稻茬重新发苗结穗,实现“一种双收”。跟原来种双季稻相比,中间省去育秧、插秧等步骤,既可以减少工时和成本,又可以提高农田的亩产量。
湘乡的再生稻效益不止于“双收”。去年起推广的“稻-再-油”轮作模式,让农田全年无闲。头季再生稻收割后,10月可收第二季,随后接续种植油菜,冬闲田变增收田。“这种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提升了土地综合效益和农民的收益。”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文以良说。
今年湘乡市再生稻种植面积达4万亩。目前各地正根据稻谷成熟情况,有序开展收割工作。再生稻头茬收割完毕后,二茬也随即开展管理工作。全市农技人员将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多措并举做好技术跟踪服务,全力保障稳粮增收。
一审 | 吴维
二审 | 成勇
三审 | 谭浪
副总编辑 | 周鑫
总编辑 | 易绚梅
责编:谭力彰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
东山学校“校友回湘”暨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
共叙情谊 共谋发展!东山学校“校友回湘”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
“东山大讲堂” 第八期开讲 聚焦国家海洋安全形势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在东山学校作专题讲座
-
校庆添彩!国防科大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落户东山学校
-
翰墨贺华诞!王松灵院士创作楹联正式揭牌
-
赵新文视频调度全市中秋国庆假期值班工作情况
-
校友聚力反哺母校!东山学校130周年校庆捐赠仪式举行
- 【师者匠心 育梦成光】黄欢:用爱守护“折翼天使”
- 我为湘乡“十五五”规划献一策·“金点子”选登(三)
- 我为湘乡“十五五”规划献一策·“金点子”选登(二)
- 【我爱湘乡我的家】“龙城周末秀”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 【师者匠心 育梦成光】易静:历史课堂的 “引路人” 校园建设的 “实干家”
- 【师者匠心 育梦成光】颜勇辉:用“心”护航学子梦想 以“情”践行育人使命
- 【人大风采】彭敏:22载深耕社区绘新景
- 我为湘乡“十五五”规划献一策·“金点子”选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