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薮乡红石村油茶基地。
新湘乡客户端10月1日讯(湘乡融媒记者:谭浪 吴明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湘乡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借“林”发力,点“绿”成“金”,实现“颜值”和“价值”双提升。
工人在基地里除草整地。
临近油茶采摘期,金薮乡红石村的油茶基地呈现出一片红绿相间的美丽景象:绿的是目前已进入盛果期的3000亩老油茶林,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油亮翠绿,饱满的油茶果缀满枝头;红是今年新造的1500亩新油茶林,肥沃的红土地上,油茶苗迎风摇曳,工人们正在除草、整地,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新造的油茶林选取的是中南林科大‘三华’系列产品,果实大、产油量高,成活率可以达到95%。”油茶基地负责人董立华说。
油茶已进入盛果期。
金薮乡是湘乡油茶的主产区之一,2023年被纳入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因地制宜种植油茶,大力实施油茶新造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截至目前,金薮乡已有油茶林12000多亩。
湘乡油茶产业历史悠久,是全国200个10万亩以上油茶县市、全省50个油茶重点县市之一。近年来,湘乡依托落实油茶三年行动、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政策,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生产企业不断壮大,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油茶产业焕发蓬勃生机,形成了金薮--月山万亩片、潭市--虞唐万亩片两个油茶示范片区。
黑山羊在油茶林下觅食。
而在龙洞镇大田村的湖南江山沁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油茶基地里,不仅油茶长势喜人,林间徜徉的数百头黑山羊也膘肥体壮,正悠闲觅食。这一幅树茂羊肥的美好画卷,是该公司高效发展林下经济,点绿成“金”的现实图景。
2011年,湖南江山沁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龙洞镇大田村种植油茶1280亩。因油茶树生长周期长,前五年基本没有产出,于是公司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探索林下套养鸡、鸭、鹅、羊等模式,经实践后选择了效益最佳的黑山羊。“现在养殖了500多头,它不仅可以为茶树林除草,减少了30多万元的人工除草成本,还可以施肥,把茶籽原料的品质提升了一个档次。同时,它本身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湖南江山沁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坤介绍道。
生态作笔绿为底,绿水青山满目新。近年来,湘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把林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油茶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全市现有油茶林15 万亩,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3家,2022年油茶产值1.82亿元。林下经济方兴正艾,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提升了林业综合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森林康养也在逐步发展,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农夫宝生态农庄先后获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接待游客37.8万人,为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
“我市计划从2023年到2025年新造油茶15万亩,低改油茶5万亩,积极培育一批油茶品牌,全面提升油茶产业的效益。着力打造林下经济品牌,壮大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着力盘活森林康养资源,积极培育‘森林人家、生态农庄’等经营主体,全面提升经营水平。”湘乡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长根说。
一审 | 刘小琴
二审 | 成勇
三审 | 吴维
副总编辑 | 周鑫
总编辑 | 储永祥
责编:李源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 春风润龙城 跨步新时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牢记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湖南新篇章
- 发展“两茶两羊” 推进乡村振兴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 “敢”在湘潭
- 狠抓项目年 全力拼经济
- 湘乡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
-
【“走找想促”活动】赵新文赴乡镇督导耕地恢复工作
-
【“走找想促”活动】赵新文: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强化调度 全力推动绿色化工园项目建设
-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副总裁朱烨一行来湘乡考察
-
郭勇:坚决扛牢责任 织牢森林防灭火“安全网”
-
735人参赛!湘乡市2023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举行
-
好消息!东山新城有了首家加油站
-
赵新文:提高站位 突出重点 压实责任 全力推动创森工作走深走实
-
赵新文主持召开湘乡市第八届市委常委会第83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