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用绳索连接龙节。
湘乡网2月22日讯(湘乡融媒记者:曹研容 李方遒)火龙灯是壶天镇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正月十五,当地都会举行火龙灯会。这是壶天最热闹的日子,在外工作的壶天人都会回到家乡,参与这场盛会。
将布缝到骨架上。
近日,壶天镇壶天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火龙灯盛会。村里的工匠们先用竹子和木头搭出龙的框架,村民用绳索连接龙头、龙节、龙尾成一整体。“骨架”搭好后,巧手媳妇们将布和龙被一针一线密密缝到“骨架”上,赋予火龙“血肉”。
今年68岁的傅伟华,是壶天火龙灯第六代传承人,也是此次壶天火龙灯节的总指挥。农历正月十二这天,他早早地赶到现场,和工作人员一起将灯具悉数摆放整齐,然后将油纸捻子放入龙灯把子中,再用绳索将提前制作好的龙头、龙节、龙尾连接成整体。这样,一条近30米的火龙就组装完成了。
火龙出街,现场人头攒动。
从火龙制作到演出,凝聚了全村人的集体智慧。夜幕降临,伴随着锣鼓声响起,象征着兴旺平安的火龙在村民手中翻腾舞动。火龙金睛闪闪,在壶天村的街道上巡游演绎,将新春的喜悦和祝福传递给每一个人。孩子们举着牌灯、花灯等为火龙“开道”;舞龙队、乐器演奏、工匠、后勤等各司其职。前前后后参与盛会的工作人员达数百人,而这些都是村民自愿参与。
壶天火龙灯风风火火地走过了150余年。正是因为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壶天镇的年轻一代对火龙的热情不输老一辈。傅伟华告诉记者,今年招募舞龙队的时候设定了“小于五十岁”的硬性标准,村里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都争相报名,想要在盛会上一展风采。“前辈们把‘接力棒’传到我们年轻一辈手中,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壶天火龙灯这个传统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趁着等待出场的间隙,参与舞龙的“00后”小伙李柳开心地说。
火龙飞舞,是湘乡年俗中不可或缺的一抹暖色。壶天火龙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蕴藏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传承。“火龙灯已经成为壶天镇颇具特色文化符号。我们也将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扩展新形式,开启新思路,注入新活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热土里发芽破土,绽放文化新生的美丽风景。”傅伟华说。
一审 | 刘小琴
二审 | 彭洁
三审 | 吴维
副总编辑 | 周鑫
总编辑 | 储永祥
责编:王莉君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
湘乡市召开第八届市委常委会第140次会议
-
赵新文:协同联动 久久为功 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
-
赵新文:实事求是 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
郭勇会见湖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昕一行 共绘校地合作新蓝图
-
郭勇:积极推进秸秆综合治理 守护蓝天底色
-
湘乡督办建筑垃圾整治“回头看” 查遗补漏促提升
-
郭勇:以同类同治破局 推动畜禽养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赵新文会见湖北武汉湘商企业家一行